张恭庆北京大学
张恭庆,男, 1936 年 5 月 29 日生,汉族,上海市人。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,高等学校数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主任。 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于 94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;曾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( 1988-1999 ) ,教育部属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主任( 1995-2004 ) ,以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, ( 1996-1999 )在其任内成功中办了在北京召开 2002 国际数学家大会)。 他 195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,后留校工作。自 1959 至 1978 任助教, 1978 年越级升副教授, 1983 年升教授,后被评为博士导师。 1978 年底作为我国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。曾先后多次到欧美著名大学及研究所访问与讲学。 84 年被国家遴选为“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” , 90 年被授予“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”称号。 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( 78 ) ,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( 87 )--临界点理论及其应用,三等奖( 82 )--带间断非线性项的微分方程,一首届陈省身数学奖( 86 ) ,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( 95 ) ,第三届全国名师奖 ( 07 ) ,北京人学蔡元培奖( 08 ) ,华罗庚数学奖( 09 ) ,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,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--泛函分析讲义(上下册) ( 91 ) , 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( 93 )--无穷维Morse理论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;于 94 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 45 分钟报告。他还是多个国际核心刊物的编委。主要著作:无穷维 Morse 理论与多重解 ( 1993 英文),非线性分析方法( 2005 英文)。 他多次连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。 1997-02 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( 973 )专家顾问组成员, 2003-06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, 2000 -03 任天元数学基金领导小组组长。他还是北京市第六-七届政协委员,全国人大第八、九、十届人大代表。
通过以下几门数学课程:"泛函分析-1 " , "泛函分析-2 " , "非线性分析"以及”变分学"的课程改革与建设,介绍在课程大纲和教材建设中,如何选材和确定重点,使之既遵从学科自身的逻辑,又“与时俱进”,与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相适应。
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:“抽象”与“具体” , “形式”与“内容” , “理论”与“应用”的关系至为重要。我们通过在以上几门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,介绍对这些问题处理的原则和方法。此外,还就这些课程中的具体事例介绍在教学过程中,如何调动学习积极性,启发学生思考;如何由“已知”启发“未知”,透过“典型例子”推测“一般结论“。
1.前言
2.“变分学”的改革与建设
3.“非线性分析”的课程建设
4.“泛函分析”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
5.讲课实例-Hahn-Banach定理
6.附录:目次
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!
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。
抱歉!
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。
恭喜~您已经成功加入《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》
开始学习